善事利器

对于工作来说,一台合用的笔记本电脑,重要性无以复加。对于业余生活来说,一台合用的相机,重要性无以复加。这个话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但是“合用”二字,却是天底下最难的。科技的进步有目共睹,可进步并不都是好的,从令人眼花瞭乱的进步中挑出为我所用的那部分,并且要坚决拒绝不为我所用甚至妨害我所用的那部分,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其中,能找出一些规律,就更难得。比如,设备的便携性,与其功能完备性和客制能力(customizability)几乎是矛盾的,这就是一条规律。你到底是要便携性,还是要功能完备性或是客制能力,一定要想得很清楚才行。

拿笔记本电脑而言,MacBook Air我已经用了五年,使用体验当然是非常棒的。在用惯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以后,突然上手MacBook Air,相信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由衷的舒适——极其便携和超长的续航时间(至少是在前几百个电池循环周期内)居然可以在一台笔记本电脑里共存!当然,现在的MacBook产品线已经实现了对MacBook Air的全面超越,无论是在便携性还是续航设计方面皆如此。这么一来,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苹果公司打算收缩笔记本电脑战线,将MacBook Air淘汰了。这当然也诚属正常,每家有每家的产品更迭策略,对此我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有两个苹果公司的MacBook/MacBook Air产品线存在着的比较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解决,我得说说:

  1. 完全不具备客制能力,不能自主增加内存或硬盘容量;
  2. 仅有的几种官方配置中,最高的内存容量为8GB、最高的硬盘容量为512GB。这个容量对于相当一部分将笔记本电脑用于长期生产环境的用户来说,是不够的。

其中这第二个问题主要在于,macOS虽然在很多场景下是个近乎完美的操作系统,但毋庸讳言,有些场景它也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安装并使用虚拟机可能是几乎无法避免的。这么一来,内存和硬盘容量就会成为比较明显的瓶颈了。以当下来看,如果MacBook/MacBook Air产品线由于技术原因,客制能力短期内不能实现的话,那末推出内存容量为16GB或32GB、硬盘容量为1TB以上的配置,将是莫大的功德。

MacBook Pro呢?客制能力仍然没有,好在有16GB内存和1TB硬盘选项,但性价比又成问题了。选了内存和硬盘的顶配,CPU好意思不选顶配?可是这样一选,起价就是19688元。再想要15英寸Retina屏幕的话,价格就超过了2万元。2万多元买台电脑,还只有16GB内存,疯了吧。

其实还不够疯,同样是16GB内存和1TB硬盘,微软的Surface Book顶配版要将近2.5万元。就说笔记本电脑还不能算FMCG吧,但是它真正的生命周期又能有多久呢?三年?五年?十年?十年是不可能的,就算用八年,那也相当于每年花三千多元在这台笔记本上。而用了八年的笔记本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在2016年还在用苹果出品的、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iBook!这意味着后面的五年时间几乎是在煎熬中度过的,但由于费用是在时间上均摊的,所以一毛钱也不会少花。所以,理想情况应该是花费至多1万元在笔记本电脑上,这样在同样的每年花三千多元的条件下,用三年就够本儿了。但是当然要求不能降低:至少16GB内存和1TB硬盘,当然可能这样的预算下就无法要求DDR4内存和PCIe硬盘接口了。

小米Air是个考虑过的选项,毕竟小米的产品还是以性价比见长的。但最终还是因为内存和硬盘容量不够的关系放弃了——这里我要批评一下小米公司:好的不学,把苹果无客制能力的特性学会了!可是如果对笔记本电脑的要求没那么高的话,小米Air还是很值得考虑入手的,毕竟人家确实在高配上用的是DDR4内存和PCIe硬盘接口。

最后花了四千块钱解决了问题,开玩笑一样吧。ThinkPad x230t,九新二手货,内存16GB,512GB mini盘(SSD),IPS屏幕(支持Yoga转屏体验),配手写笔。可贵的是,还留有一个7mm的硬盘空位,价格是3250元。然后,在京东上又花699元买了一块2TB的机械硬盘塞进去,工作用的笔记本就这样搞定了。

硬件有了,接下来就是系统和软件。操作系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Windows 10专业版。而最新版本内嵌了Ubuntu Linux子系统,可以用原生的bash了。这个特性非常棒,可以说macOS最吸引我的也就是它自带一个终端,但这个终端和Ubuntu的bash相比我反而是更喜欢后者的,因为比较习惯了。

这次使用了Windows的两个之前没有使用过的特性:Azure活动目录,还有Hyper-V

Azure活动目录来自于Office 365订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特性。我对于目录服务是比较熟悉的,对于目录集成也有相关经验,所以使用这项服务很得心应手。之前自己在自家搭建的服务器就配置过活动目录,而且连Exchange Server都安装和配置成功了。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必自己动手,只需要配置域名,就可以使用微软官方提供的云服务了。还有就是使用Azure活动目录的用户名登录的话,很多Windows和Office产品和功能都自动用它来登录好了,十分方便。

Hyper-V其实已经推出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没有使用过的缘故还是因为体验比较差。这一次使用,主要还是因为VMware Workstation在笔记本电脑上和硬件有些不兼容,而又不想乱改设置导致更多的问题。所以,破天荒地使用了Hyper-V作为主要的虚拟化服务软件。可是不得不说,Hyper-V的用户体验并没有很大的改进,对于Windows Vista及更早的操作系统支持力度之差更是远不及第三方。比较过分的是,官方文档明明说Windows Vista属于“受支持的操作系统”,但是它不提供集成服务安装盘而是“通过Windows Update分发集成服务”。地形胜于地图,最终还是从网上下载了vmguest.iso才成功地在客户操作系统上启用了集成服务——顺便说一句,和多年前的偏好来了个180度的大回转,现在我却非常喜欢Windows Vista,它已经成为我的标配虚拟机操作系统了。不过,如果说Hyper-V的用户体验完全没有改进,也不甚公平,至少我感觉网络配置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改进。起码,配置桥接网络可以说是很容易了。但是,配置NAT网络,仍然比较困难,看官方文档也配置不出来,因为讲得实在是比较抽象。最后,还是从一个瑞士人的博客里找到了一个手把手的参考,照着它用Windows PowerShell配置成功了。这因循了我的一个使用习惯,那就是,我在宿主操作系统上不做非常多的操作,而大多数的日常任务是通过远程桌面到一个虚拟桌面来完成的。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虚拟机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系统问题,可以把数据备份一下,然后恢复到某个快照就可以又从一个健康环境开始工作了。这么一来,可以节约大量潜在的重装系统所花费的时间。但这一次,我仍然使用远程桌面软件,但是并没有连接到一个位于“远程”的虚拟桌面,而是连接到一个位于本地的(在后台运行的)虚拟桌面了。我仍然保持着一些虚拟机服务器,并在上面运行一些虚拟桌面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在本地运行的,从而也是保证开机并可访问的虚拟桌面可以用于日常办公的体验。目前来看,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由于使用了NAT,只要宿主操作系统连上了互联网,则客户操作系统就也可以连上互连网了。

工作方面要说的告一段落,生活方面就特别简单了:一台索尼DSC-RX100M4,加一台理光GRⅡ,日常的摄影摄像需求99%都可以满足了。为了余下的那1%的需求买徕卡或哈苏,这应该也是迟早的事情,不用那么急切了。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评论

《“善事利器”》 有 2 条评论

  1. 范德成 的头像

    是啊,买新电脑的确需要一番折腾,这个规律是避免不了的。Surface Pro 3也是同样,折腾了四个多月才算基本把它搞定——电池剩余时间、怎样区分关闭屏幕和睡眠、怎样区分睡眠和休眠、怎样节省电能到8.5小时续航等等,还有,怎样避免蓝屏和黑屏死机。

  2. windfury 的头像
    windfury

    关于客制化…去年买的水货12寸macbook前段时间挂掉了,去苹果店修,说主板坏了,换掉要5000+…主要是因为主板集成度太高了,因为主板上的ssd出了问题,所以要换只能全换掉…

回复 范德成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