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即雅致

原作发表于2006年8月26日

链接有少量编辑(主要是更新死链)。

前天去美罗城买了一盘梁咏琪《顺时针》。CD相当不错,听后很有感觉,还去饮水思源站发了一帖。但是今天在抓音轨的时候,感到非常不爽。第一张CD的歌曲名很乱,有的是只有歌曲名如“偏见”,但有的就加了艺术家名如“梁咏琪-顺时针”,已经让我火冒三丈。再看第二张,简直让人发疯。歌曲名倒是一致了,但是专辑名居然和前张CD不一样。前张是“顺时针 新歌+精选”,这张就成了“Gigi Leung (Shun Shi Zhen) Disc2 Disc 2”。这样的话,逻辑上本来应该抓到同一个文件夹下的音轨文件现在散到两个完全不同的文件夹里了。是的,我可以手工移动;是的,我可以手工编辑;是的,是的,是的。但是,这样一点小小的不专业,已经大大地影响了我原本如此愉悦的心情。

我要说的是,恐怕这盘专辑还算好的。以前买的一些CD,居然大半是“未知艺术家”,或是简繁中文错别字狼藉一片,甚至歌不对题——总之真真惨不忍睹。正版做成这样,甚至还不如一些用了点儿心的盗版。那末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一句:我花了十倍的钱就是为了要一个专业,现在我得到了什么?

有些东西如商品,我作为买家是有选择权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比如公共服务。前几日看到新闻“两个人两张办公桌忽悠了十三亿人”,原来我就对这种拉着“全国”,“中华”虎皮的什么狗屁这帮那会的技术含量极度怀疑,不过先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推理模式不幸又一次言中。可怜相隔不过几日,安徽老家又爆出甲肝疫苗致人死命的冷门。当所谓的民间非盈利组织和教育部门这样离开专业的平台就不能为继的机构也已经大大咧咧地出卖了专业的底线之时,谁还有时间和心情去考虑什么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问题?我和一个美国朋友一次在星巴克咖啡聊天的时候,他说,中国人很少去考虑如何过一种雅致的生活。是啊,他生活的国度里,有个机构叫做联邦调查局。我看过一张1956年的调查局审讯录音档案复印件,上面有一行注释:此档案九号录音带为复制品,其中4分33秒始有4秒不可辨。准确,简洁,犹如西子身段,雅致已极。

企及专业水准并非易事,大体是重复磨练,牺牲许多个人时间,如此不一而足。但专业的力量会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折射到人的内心,虽然不能准确地言传,但使人会心地微笑。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