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手记

高博的世界唯一官方博客

  • GAOBO.ORG is Shuffle

    ,

    调查了几个经常访问GAOBO.ORG的朋友,feedback都是随机呈现的效果比较理想。其实我平时就最中意在基数为数千的音乐集里以随机顺序播放了,前一首是Hip-hop的节奏与布鲁斯,后一首忽然变成了蒋大为的民族唱法,这种感觉确实是妙不可言。我想,这也是iPod Shuffle在没有液晶屏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高唱“Life is Shuffle”并大卖的秘诀了。

    不过自己想了想,用户体验还不够好,或者说不够Shuffle。因为看完一篇随笔以后,要再看另一篇的话,需要点击“返回主页”链接,再看另一篇,而且两次进入的可能是同一篇随笔。这样的用户体验显然不能说是非常好的,而且这种改进方案是很明显的:用户应该在一个页面内就可以转到随机选择的另一篇随笔,而不是只能顺序浏览。

    于是又写了一个新的Javascript函数并在所有的页面里加了一个新的“看另一篇”链接,测试一次通过。实现的小改进换来了体验的大改进,无论如何,GAOBO.ORG is Shuffle,诸位请期待我的新作品吧。

  • 仍然采用原始手法把资源整合

    ,

    花了个把月的功夫来试图使用RSS来整合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写了近三十篇随笔,非常不愿意就此住手不写,也不愿意就此无人问津。但是如果使用RSS的话,又遇到另一个问题:难道人家非要使用RSS阅读器才能读这些随笔么?不能在网页里直接打开看么?如果花时间去把已有的随笔整理到一个博客里,那也是我不愿意做的事,因为我喜欢那些随笔原生的样子,也就是一篇随笔就是一个Web页面,不想打破已经有的形式。

    伤脑筋啊,一直都没想出好的办法来。回到原来那种使用框架结构的首页也是我绝对不肯的,新首页的优点已经一一列举过了,不想走回头路。不过,终于一个“随机呈现”的新主意不负有心人地弹出来在脑海里了。那天和洪亮在讨论现有博客服务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时候,也说到了内容呈现的问题,我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他的认同。

    那末,说做就做,写了一小段Javascript脚本,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以随机从所有随笔里挑一个出来并转到那个页面去了,但是突然想到用户会不知道怎么返回首页,于是使用EmEditor的全目录文件查找/替换功能,给所有的页面都加了一个“返回首页”的链接。想了想,又再加了方便读者顺序阅读的到上一篇和下一篇随笔的链接。再测试一下,成功了。

    有了这个基础,我就为自己的博客和分站都写了一个类似的随机呈现的脚本,但突然发现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博客和分站的页面都不能添加返回首页的链接,于是改了一点,让博客和分站的页面都在新窗口里打开。

    至此,资源整合完毕。页面极其规整,一个链接一组内容,函数名都取得地道。在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MozillaFirefoxOperaSafari下都运转良好,这种全浏览器的测试是我非常喜欢的,也唯有纯粹的、能用NOTEPAD写出的HTML和Javascript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这种可贵不过的可移植性。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现在的网络应用的基础技术正在回归到这个统一的地方,而不是分裂成各家你争我吵、划地为牢的插件。说到底互联网的用户,大部分是对底层技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浏览者,而且可能在用任何浏览器。所以任何只对一种浏览器友好的网络技术,都是无耻的(不用我说你也你举出网银控件的例子,对苹果电脑的用户来说简直活活要命)。我并不对我仍然采用了原始手法进行资源整合而感到羞愧,因为用户体验自觉有不少改进,这也就够了罢。不过,RSS仍然在研究,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提供给大家多一种选项。请期待(但不用太期待)!我做事比较慢条斯理,但是给大家的都会是深思熟虑的,当然也会是当下觉得最好的。

  • 虚惊一场


    昨天发现blog不能访问了,感觉非常吃惊。难道这么快就挂了?但是看到饮水思源上有人说,访问挺正常的。用FTP命令看了看,也确实文件都在。那是怎么回事呢?仔细一想,应该是域名绑定出了问题。到域名注册商的管理界面看了一下,没错,那只可能是Blogger Spaces自己的绑定出错了。打开页面一看,果然是这样,重新绑定了一下就好了。

    差点又情绪激动了,以后要非常注意,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 感谢Blogger Spaces


    之前的两个空间提供商,一个发布不上去,一个居然说什么硬盘坏了。后面一个的服务真是无语,6月3日坏了,我看到它的首页上说“6月5日能够修好”。OK,我不急着一两天,尽管06-06-06是百年一遇的好日子,06-06-07是高考,我都想写点东西。结果到了6月7日,仍然没有好,我有点急了,又去看。结果你猜怎么着?居然“5日”两个字被去掉了!直到现在,那个空间提供商还是在找各种借口,一会儿说什么数据在恢复,一会儿说什么服务器返厂去修理了云云。也罢,让他继续去搪塞大众好了,我把内容统统地搬到了Blogger Spaces的空间里。

    即使仅仅是提供50MB静态空间,还支持FTP上传的空间提供商,现在也已经不多了。但Blogger Spaces的服务明显还是比较贴心的,它甚至注意到了存放在blogblog.com这个服务器里的图片在国内打不开,还在国内提供了镜像,结合Blogger高度可定制的模板,这个问题就完美地解决了。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它提供了域名绑定的服务,我就把blog.gaobo.org这个域名重新绑定在它这里了。

    唯一的担心是政府会不会出面再把这个网站关掉,这个担心我觉得并不是多余的,否则它也没必要禁掉直接访问Blogger了。希望Blogger Spaces的主办者能够有一些背景,把这个网站能办久一点。

  • 博客服务器被迫更换


    由于比较莫名其妙的原因,Blogger无法将内容发布到天堂工作室的服务器上去。从自己的电脑连接和上传都正常,和天堂工作室的管理员联系以后发现连接数和IP数也都对,Blogger的IP也没有被禁止。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从Blogger到天堂工作室的服务器中的路由里有某台中转路由把Blogger的FTP连接阻止了。当然,这只是推测,没看到错误日志。

    无奈,只好另租了一台d8b网络科技的服务器,选了一个每年20CNY的“袖珍型主机”把Blogger的内容发布上去。总算正常了。为保证地址的一致性,把域名blog.gaobo.org绑定到d8b网络科技的服务器拥有的IP地址上去。

    只是这样一来,GAOBO.ORG的存储就被迫分散了。要想个办法,把这个变化提交给Google Sitemaps。

  • 让数据库走开


    如今GAOBO.ORG仍然没有使用任何数据库技术,在我能够想像的将来,大概也不会去自己管这劳什子。我压根就没有考虑过WordPress之类使用这样那样基于数据库的动态Web代码工程,而是断然地采用了Blogger。因此能在GAOBO.ORG的服务器上找到的全部是静态的、可用NOTEPAD编辑并重新发布的页面和XML。

    我并不怕谁因此说我这样做根本不像一个学计算机出身的人,我认为计算机技术的目的乃是为了给人自由和时间的节省,而非相反。如果我使用了动态代码工程,势必我就需要为究竟使用其低版本还是高版本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寻找各种平衡。自然地,当一种软件有了很炫的新版本时,我没有理由守着旧版本不放,但是旧有的数据真的能在新版本中运行如仪吗?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我是不是只能欲哭无泪呢?

    任何使用了后台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或是动态Web代码,都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性能税:连接数据库、权限验证、打开数据通道、从数据源读取数据、写入更新、关闭通道和连接。为什么不把这些开销放到BSP的服务器上去?毕竟我要的只是一个结果。更不必说数据库的种类和版本了,如果哪天我一直在使用的动态代码工程突然宣布它不再使用MySQL而转向了Oracle,我是不是还必须换一个虚拟主机提供商或是自己托管主机并购买一个Oracle许可呢?尽管这诸多可能并非很大,但我决不想无端地让自己多一些担心或是需要维护比书写Blog更多的事。我要结果,给我结果,谢谢,更多的不需要了。我写手记,并把结果发布到我指定的某个地方,于是我得到了不多也不少的一些HTML文件和XML文件。在BSP的服务器上有每个文件的副本,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BSP的服务器上在使用什么数据库、什么Web服务程序及其版本和配置,BSP也无需为我的主机支持什么而徒费心神,我们对彼此满意。生活很美好,让数据库去见鬼吧。

  •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我不喜欢很多选择的东西,喜欢单一的、切中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但对于GAOBO.ORG来说,我必须作出两选一的选择:究竟是把随笔散文放到首页(那是旧版的核心内容),还是把它缩到一个RSS订阅链接的地位而把首页做成搜索的形式?前者的好处在于能够一眼就看到最新的散文内容,很多朋友会喜欢这样的形式。但是另一种选择也是有诸多好处的:它可以根据关键字把站内的所有内容列举出来,而不需要任何下拉菜单等既不直观又繁琐的操作;它符合Web 2.0的趋势,也就是“主动发送内容到订阅者”;它使主页简单得像Google,这都是很好的特性。

    鱼和熊掌很难兼得,我还在思考应该怎么办。

  • GAOBO.ORG即将全新改版

    ,

    GAOBO.ORG承蒙您的一直关注!现在站长我打算对这个小站着手进行一次比较大的改版,希望把更好的内容以更容易获取的方式呈现给您,为您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然,我的精力有限,用来建站的时间和资源都只能是业余进行的,也并不打算在站内引入商业元素。总之,您将看到的GAOBO.ORG和以前那个以一系列小型的主题散文为核心的站点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这次改版将带来如下的几个主要改进:

    1. 取消框架结构,以使搜索引擎的呈现方式更友好。把所有的已有文章纳入Google Analytics的统计,并使用Google Sitemap技术,使得您可以更容易地使用搜索引擎找到GAOBO.ORG中的各类内容。同时,首页将采用类似于Google的搜索式页面;
    2. 更加突出原创,投入更多精力写作,但对原有的项目作大幅的精简。原先的GAOBO.ORG占用了很大的页面篇幅来放置链接,而且采取了框架和弹出式窗口的方式来呈现链接所指向的目标,这些已经被证明是过时的技术并不容于很多新的浏览器(比如Maxthon)。这些喧宾夺主的链接已经被分布在不同的博客中。比如,原先的“信仰类”链接就被放置在了“Daily Bible Quotation”的链接栏里。这样,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出自我手下的原创,这正是GAOBO.ORG的灵魂。而只在您稍有倦怠或心血来潮之时,才去点击一些无关的(但确乎是有趣而有用的)链接;
    3. 一切皆RSS化,GAOBO.ORG希望成为Web 2.0核心技术的受益者,并为习惯于以订阅方式浏览新咨讯的朋友们提供一种浏览GAOBO.ORG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这就是我何以下定决心摒弃已经初具规模但墨守陈规的Yahoo!相册,而改用支持RSS的flickr的缘故。而对于过刊中的散文,我也将手工打造其RSS。目前准备做的,也就是这么多。当然在不远的将来会提供OPML,但现在尚无精力去研究这个。如果有愿意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的,当然双手赞成并衷心致谢;
    4. 资源向站内转移,真正意义上的博客只保留英文的一个中文的一个,这两个博客都是由blogger站支持以发布至站内的。现阶段,试着把由于历史原因的有关信仰有关饮水思源站的两个博客也保留,但其它的外放的资源就几乎全部取消了。一方面,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肯为写作而写作,而为能创作出一篇好的作品所进行的思考总是需要时间的。我只能说我会尽可能地多写一点东西给大家看,但我不可能用烂作品来滥竽充数,那样是真正地对GAOBO.ORG的扼杀;另一方面,我又要在信仰等经常能够写一点东西的方面多动笔,多一些专业精神。随着GAOBO.ORG的一点点成熟,资源将更多地向站内转移,但是所有的内容都暂时和商业化无关。我打算利用GAOBO.ORG的平台做一些有可能的广告和销售,但是写的文字是永远大家随便看、大家随便转载的。你不需要付钱,但请注明转载源。

    当然,这里随时欢迎大家来看看,以了解GAOBO.ORG的动态。如果您习惯以旧的方式来浏览GAOBO.ORG,我也提供了旧的版式并会随着内容更新而更新,不过并不建议你去使用。GAOBO.ORG的源代码也提供下载,如果您比较懒得自己去写个站点,我的源代码您如果觉得有用就随便用。如果您觉得GAOBO.ORG真的很不错,那就向您的朋友推荐推荐、评论一下,或者想和我交换链接就更加欢迎。我也会经常发起一些活动,同样欢迎您踊跃参加。谢谢,GAOBO.ORG为您而存在,我也将为您而写作不息。